近年來,天津市將發展設施農業作為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的重要抓手,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和指導意見,加大資源要素配置力度,引導和撬動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進入,形成多渠道、多元化、多層次的資金投入格局和保障機制。
強化支持保障。一是加大財政支持。2021年安排10億元財政資金,新建設施農業面積20萬畝,推動設施農業向節能型和宜機化的發展方向;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萬元財政資金,支持設施棚室保險,提供風險保障8億元以上;實施設施農業標準化提升改造項目,注重設施實用化、標準化和規范化,推動老菜田區生產設施由傳統簡易型向高性能型迭代升級。二是創新金融支持。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設施農業建設項目,現有儲備項目10個,總投資13.24億元;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建設,先后推介多個項目納入國家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庫,總投資3億元以上;支持商業銀行創新服務模式,跟蹤設施農業重點項目提供供應鏈融資、訂單融資、電商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服務,涉及金額2.5億元。
優化資源保障。建立“要素跟著項目走”工作機制,筑巢引鳳,吸引設施項目落地落實。保障用地方面,加強土地流轉指導和服務,明確設施農業建設相關用地標準,針對控沉區水源轉換設施用地需求,將其輔助設施比例由不超過10%調整為不超過12%,保障集雨儲水、水處理及節水灌溉等輔助設施用地。保障用水方面,結合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建設項目,開展骨干渠道改造、清淤;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,為設施農業園區配套灌溉和排水等設施;抓好農藝節水,加大集雨水窖、儲水罐(池)推廣力度,做到“天上水”、“地表水”、“地下水”、“外調水”四水齊抓,有效保障用水需求。
創新人才保障。實施“海河英才”行動計劃,借助“鄉村振興產業(人才)聯盟”吸引專業人才、技能勞動力參與設施農業示范園建設,并在落戶、住房保障、職稱評定、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。完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,強化技能培訓,讓更多的農民成為生產、經營的行家里手,提升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。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設施農業建設,培育以設施種植為主的示范社144家、家庭農場133家,其中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69家。
加強科技保障。狠抓標準體系建設,針對天津市不同區域設施類型,組織行業專家制定了5種主推棚室建造技術規范,編制了44個設施主栽品種生產技術規范。依托蔬菜產業創新團隊,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創新與示范推廣,鼓勵引導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產業技術聯盟,多學科、多部門協同創新攻關,利用現代信息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技術,研發配套裝備,實現設施裝備智能化。發揮設施裝備制造業優勢,打造溫室大棚型材重要生產基地,相關技術達到國內乃至國際領先水平,設施型材不僅滿足國內20%的市場需求,還成功出口到日本、韓國、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服務郵箱:agricn@126.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395205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06045 京ICP證05068373號
農民日報社主辦,中國農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禁止使用
Copyright?2019-2022 by farmer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